您正在使用IE内核浏览器,建议切换到现代浏览器,如 Chrome、Firefox、Edge 等,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首页 首页 课程 学习平台 我的 我的
招生动态
更多
2025-02-19

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报名通知

2024-12-18

【东华理工大学2024秋季班本周学分课程通知】

2024-12-05

东华理工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12月份现场确认通知

2024-10-24

【东华理工大学2023秋季班本周学分课程通知】

招生简章
更多

东华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修课程招生简章

2024-11-06

东华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修课程招生简章

2024-11-06

东华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研修课程 招生简章

2024-11-06

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修课程招生简章

2024-11-06

最新动态
更多
东华理工大学成功申获第八批月壤样品
东华理工大学当选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校长罗仙平任常务理事
喜报!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案例入选第六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
东华理工大学校长罗仙平带队参加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
上一资讯
下一资讯
30
2024-12
东华理工大学成功申获第八批月壤样品
18
2024-12
东华理工大学当选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校长罗仙平任常务理事
05
2024-12
喜报!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案例入选第六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
20
2024-11
东华理工大学校长罗仙平带队参加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
院校专业
同等学力研修课程
同等学力研修课程
同等学力研修课程
同等学力研修课程
同等学力研修课程
同等学力研修课程
招生动态
更多
2025-02-19

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报名通知

2024-12-18

【东华理工大学2024秋季班本周学分课程通知】

2024-12-05

东华理工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12月份现场确认通知

2024-10-24

【东华理工大学2023秋季班本周学分课程通知】

招生简章
更多

东华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修课程招生简章

2024-11-06

东华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修课程招生简章

2024-11-06

东华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研修课程 招生简章

2024-11-06

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修课程招生简章

2024-11-06

名师推荐

周红艳

讲师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华中科技大学。 2006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11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阶段,师从万小龙老师。研究方向为:辩证逻辑、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法研究。博士论文《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研究》。 硕士阶段,师从成良斌老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硕士论文为《关于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的比较研究》。

刘金生

副教授

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 清洁生产审核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

聂小平

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05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MBA。教学经历,长期主讲管理学,物流学,运输与配送,战略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管理经验。

邱卫林

副教授

邱卫林,男,江西上饶人,副教授,研究生学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系主任。研究领域所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会计学、企业管理、;研究方向:环境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创业管理;在《江西社会科学》、《企业经济》、《中国矿业》和《财会通讯》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CSSCI、EI等检索10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核心期刊16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1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5项。

郑小平

副教授

郑小平:1996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2007年1月获得江西财经大学MBA硕士学位;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副教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CPA协会非执业会员、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评审专家,曾任财务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公司理财和会计的教学与研究。

张启尧

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主持或参加国家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过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抚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刘志飞

副教授

刘志飞,男,经济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土地资源管理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6项。分别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地理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社会咨询服务方面,先后主持和参与多个县市的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新品种新技术咨询服务;参与江西省多个县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写。

刘亚洁

教授

东华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冶金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等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持和以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973”计划、原子能机构地区间国际合作、“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江西省科技计划及国家外专局江西省重点引智等各类项目40余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工信部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有色金属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等。

袁兆林

副教授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研究等。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基金等项目12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厅局级奖励3项;授权专利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39篇,EI收录8篇,包括Materials Letters、Optical Materials、Physica E、Synthetic Metals、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光学学报等。

马文洁

教授

工学硕士,讲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近年来,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1项、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项目1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7篇,其中SCI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2项。

庞振宇

副教授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西北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世界500强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5年工作经验。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CSCD论文1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包括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4项,主持包括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攻关项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攻关项目、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等横向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7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列第2),国土资源部成果鉴定1项,陕西省石油化工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列第1)。 主要从事地学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重点包括:地质大数据分析与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智能油气勘探开发等研究领域。

郑鹏

副教授

郑鹏,男,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担任工商管理,MBA,MPAcc等专业硕士生导师,入选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青年人才,现担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软科学培育基地综合办公室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江西旅游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教育学会第六届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评审咨询专家库专家,“抚州市市长质量奖”评审专家、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评审专家和评标专家,江西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

赵建彬

副教授

教授,系主任,管理学博士,硕导,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四个一批”青年英才,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郭云

讲师

郭云,2015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系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和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徐洪珍

教授

徐洪珍,男,汉族,1976年10月生,江西临川人,中共党员,教授,同济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现任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陕西、湖南、安徽等多省科技评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西省教学团队主要成员,ICIAI2019、ICMLC2019等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软件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等SCI、EI检索40多篇,中文核心2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9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发明专利产业化技术示范项目、江西省重点新产品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多项。通过江西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项目1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抚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主持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获东华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八个一”标兵等称号。指导学生多次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一、二、三等奖、江西省大学生软件服务外包创新创业赛一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并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指导老师。

王光辉

教授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专家

王学刚

副教授

王学刚,男,1979年3月生,甘肃靖远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水污染治理技术、微生物湿法冶金、矿山环境修复技术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10余项,发表SCI 论文20 余篇,出版教材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8年入选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先后赴加拿大、智利、美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捷克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培训学习。

贾惠珍

讲师

河南许昌人,讲师,东华理工大学在站博士后,2016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在图像处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曾主持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各1项,现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审稿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

汪晓莺

副教授

汪晓莺副教授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教研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辩证法,科技哲学。参与国家社科西部项目一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或江西省“战役思政课“教学比赛二等奖,获江西省”思想政治“优质课,获江西省”一线课堂“优质课。汪晓莺,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二级教授。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高校十大“优秀思政课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项。在核心刊物和外文期刊上发表学术和教改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研究生省编教材1部。担任了江西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三届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是江西省研究生精品建设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负责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

侯俊华

教授

教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校级教学名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曾任经管学院经贸系主任。长期从事创业管理、绩效管理和区域经济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4部,主编教材获第三届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西方经济学》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观经济学》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高校育人共享计划课程和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管理经济学》获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经济学基础》获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省级优秀奖、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教学培育团队《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培育团队》负责人。

金雪

讲师

金雪:辽宁人,管理学博士。 201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组织与管理。主持江西省社科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分别在《农业技术经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陶琴琴

副教授

陶琴琴,博士,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教育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若干项。从事新型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放射性核素吸附分离与污染治理等领域的教研工作。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

夏虹

教授

夏虹,女,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武汉大学会计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具中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资格,长期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教学与研究。

张维

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服务管理、PPP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向。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多个,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曾荣获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抚州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梁炯丰

教授

梁炯丰,男,1980年生,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井岗之星)人选、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 人选,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与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土木工程权威刊物《Engineering Structures》、《Composite Structures 》及国内《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工程力学》等25个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组合结构与装配式结构、再生绿色混凝土结构与材料等研究工作

鲁圣鹏

副教授

鲁圣鹏,湖北汉川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工程管理系系主任、工程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逆城镇化与农村治理、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并长期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能源评估、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循环经济等方面咨询服务。

陈鑫

讲师

陈鑫,讲师,硕士生导师,任职于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系。 研究方向:地下工程注浆理论与技术、人工冻结理论与技术。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土木工程高质量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易萍华

副教授

易萍华,男,副教授。从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岩土体力学性能、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加固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梁海安

副教授

梁海安副教授,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2005年7月于吉林大学获勘查技术与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工学学士学位及管理学士双学位。2009年于吉林大学获地质工程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7月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及防灾减灾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土石坝、隧道)抗震及易损性分析、粘土岩核废料地下处置库力学特性、边坡及桩基础设计等方向。

杨文瑞

副教授

杨文瑞(1986.06-),女,江西南昌人,工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办主任、土木学生党支部书记,兼江西省力学学会理事、钢结构与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抗震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工程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混凝土结构》、《弹性力学》、《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材料应用与结构耐久性。

陈彩芬

教授

陈彩芬,女,1973年生,硕士,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中国学术英语教学委员会会员。主持在研省级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在英语教辅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英语教辅文章60多篇。主编本科教材2部,独著专著1部,合著专著2部,副主编研究生教材1部。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进修、中山大学访学。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英语教学微课比赛一等奖1项,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东华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奖暨“锡源科技园丁奖”1次。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英语竞赛优秀指导老师、东华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何月顺

教授

何月顺 东华理工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批信息化智库专家、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互联网信息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教材4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项目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

昌毅

教授

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工程防灾及结构安全等,长期致力于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工程防灾及结构安全等技术攻关及科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项目;在《Structural Safety》、《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施工技术》等国内外土木工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授权国家专利多项。

梁俊龙

讲师

梁俊龙、博士、硕士生导师,东华理工大学讲师,从教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土木工程材料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高校博士课题1项;获省级创业成果奖1项

郭耀萍

硕士导师

郭耀萍,女,1989年5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催化化学、环境修复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环境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授权1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3项

关宝文

讲师

姓名:关宝文 最高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 现为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主要从事构造与成矿、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储层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承担《地球科学概论》、《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杭州)》和《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等教学任务。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篇。 研究方向: ·构造与成矿 ·盆地构造演化 ·沉积储层 主持项目: 1.浙江省浙中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婺城区一坡一卡项目》,2023年8月-2024年8月,48.6万元 2.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博格达山中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制约及意义》,2023年1月-2025年12月,3万元 3.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博格达山中生代隆升及其对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铀成矿富集目的层的控制研究》2021年1月 -2022年12月,5万元 4.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博格达山地区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转变研究及地质意义》,2020年1月-2024年12月,10万元 5.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横向项目《南堡5号构造深层沙河街组储层预测及岩性圈闭识别与目标评价》,2017年1月-2019年12月,205万元

何剑锋

教授

何剑锋,男,汉族,1977年10月生,江西婺源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智能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分会高级会员。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 30余篇,中文核心/CSCD 40余篇,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论文被引用8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3项,新型实用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科研课题16项,参与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环保部科技专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江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1项,江西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5项,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与省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8项。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2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2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个人)奖1项,国防科技成果鉴定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第1完成人),江西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第1完成人),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多媒体课件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江西省优秀多媒体课件奖一等奖和最佳技术实现奖各1项(第2完成人);指导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设计大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30余项,2014年、2018年获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2018获东华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奖”暨“锡源科技园丁奖”;2012年获“八个一”标兵荣誉称号,5次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获东华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张露萍

副教授

博士, 副教授。 202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五年在Knowledge-Based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Neurocomputing、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等计算机科学领域权威的国际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12 篇,其中 SCI 收录 8 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6 篇),EI 收录 1 篇、中文核心2篇、ESCI收录1篇。

张军

教授

张军,男,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2018ISCIPT组委会专家成员,江西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水平教学团队成员,江西省人工智能协会会员。《计算机学报》和SCI期刊《Supercomputing》、《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IEEE Access》、《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等审稿专家。 近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CCF A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英文版)、《Cluster Computing》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包含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0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东华理工大学“模范教师”、东华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奖”暨“锡源科技园丁奖”、东华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东华理工大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技竞赛奖励140余项。

夏晨曦

讲师

研究方向 1993-1997,.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工业企业管理工程,双学士 1997-2000,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硕士,研究方向:并行计算 2000-2001,北京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 ●2002-2005,. 上海晨信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2005- 2008,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08-2011,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情报学. ●2011-2019, 华中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医学人工智能2019至今,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主讲课程: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机器学习,高级软件工程

王振

讲师

赵素芬

副教授

赵素芬,女,1973年2月生,硕士学位,副教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师、江西省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成员。 主要教育经历: 1997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选矿本科专业;2000年9月-2003年7月,在武汉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工作经历: 1997年7月-2000年9月,湖北三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7月- ,东华理工大学任教。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教材多部。

许志文

副教授

许志文,男,硕士,副教授,学院党委书记。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项,参加省级以上课题6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编写教材一部,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1项、校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2008年到美国湖宾学院访学3个月。 讲授了《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教学评价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和全省一等奖5项、二等10余项、三奖余项,并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指导老师。多年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坚持并擅于思政教育,关心关爱学生,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

郭巧玲

教授

郭巧玲,女,博士(后),东华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与经济。

刘丽忠

讲师

刘丽忠,男,2018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理学博士,环境工程工学硕士,土木水利(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饮用水消毒技术、供水管网水质安全、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及抗性基因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讲本科课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流体力学》和研究生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指导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2名,指导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4名。目前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青年项目、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东华理工大学教改项目、东华理工大学实验技术开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3项,指导江西省研究生省级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项,指导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10余项。在《Chemosphere》、《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篇。

高柏

教授

东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西省重大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在矿山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与治理、地热温泉深度开发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和实用专利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

付海莲

副教授

付海莲,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团队”成员。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主持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市厅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各2项。

韦红钢

副教授

韦红钢 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及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与出版教材各一部。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李立尧

博士

李立尧,博士(后),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函评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企业委托课题、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篇,授权国家专利4项。2023年获第十次抚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从事矿床水文地质、沉积地质、三维地质建模等领域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煤矿水害防治、砂岩型铀矿含矿含水层非均质、砂岩型铀矿层三维地质建模、废弃矿山的开发与利用。

郭威

讲师

理学博士,现任职于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6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所,博士,参与 国基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氨基酸碳氮同位素组成对营养状况和初级生产力的响应,正在执行、主持。

秦欢欢

副教授

秦欢欢,男,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教育经历: (1) 2008-09 至 2014-07, 北京大学, 力学(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 理学博士 (2) 2005-09 至 2008-07, 北京大学, 经济学, 经济学学士 (3) 2004-09 至 2008-07, 北京大学, 工程结构分析, 工学学士 博士后工作经历: (1) 2014-07 至 2016-06, 北京大学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 2020-12 至 今, 东华理工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教授 (2) 2016-06 至 2020-12, 东华理工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讲师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1807179, 原位植菌生物地浸采铀过程中溶质迁移研究, 2019-01-01 至 2021-12-31, 23万元, 结题, 主持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其他科研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除外): (1)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防项目-核能开发项目, 科工二司[2016]1295, 砂岩型铀矿原位植菌地浸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7-01 至 2020-12, 1074万元, 结题, 参与 (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自然科学类(国防项目), 无, 北山预选区重点地段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深部地下水成因研究, 2018-01 至 2020-06, 210万元, 结题, 参与 (3) 江西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科技“三援”专项, 赣科发计字[2017]63号,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拉萨河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与技术示范, 2017-01 至 2018-12, 15万元, 结题, 参与

名师推荐

周红艳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华中科技大学。 2006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11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阶段,师从万小龙老师。研究方向为:辩证逻辑、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法研究。博士论文《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研究》。 硕士阶段,师从成良斌老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硕士论文为《关于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的比较研究》。

刘金生

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 清洁生产审核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

聂小平

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05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MBA。教学经历,长期主讲管理学,物流学,运输与配送,战略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管理经验。

邱卫林

邱卫林,男,江西上饶人,副教授,研究生学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系主任。研究领域所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会计学、企业管理、;研究方向:环境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创业管理;在《江西社会科学》、《企业经济》、《中国矿业》和《财会通讯》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CSSCI、EI等检索10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核心期刊16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1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5项。

郑小平

郑小平:1996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2007年1月获得江西财经大学MBA硕士学位;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副教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CPA协会非执业会员、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评审专家,曾任财务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公司理财和会计的教学与研究。

张启尧

管理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主持或参加国家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过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抚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刘志飞

刘志飞,男,经济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土地资源管理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6项。分别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地理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社会咨询服务方面,先后主持和参与多个县市的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新品种新技术咨询服务;参与江西省多个县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写。

刘亚洁

东华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冶金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等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持和以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973”计划、原子能机构地区间国际合作、“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江西省科技计划及国家外专局江西省重点引智等各类项目40余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工信部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有色金属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等。

袁兆林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研究等。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基金等项目12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厅局级奖励3项;授权专利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39篇,EI收录8篇,包括Materials Letters、Optical Materials、Physica E、Synthetic Metals、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光学学报等。

马文洁

工学硕士,讲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近年来,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1项、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项目1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7篇,其中SCI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2项。

庞振宇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西北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世界500强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5年工作经验。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CSCD论文1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包括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4项,主持包括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攻关项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攻关项目、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等横向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7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列第2),国土资源部成果鉴定1项,陕西省石油化工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列第1)。 主要从事地学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重点包括:地质大数据分析与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智能油气勘探开发等研究领域。

郑鹏

郑鹏,男,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担任工商管理,MBA,MPAcc等专业硕士生导师,入选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青年人才,现担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软科学培育基地综合办公室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江西旅游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教育学会第六届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评审咨询专家库专家,“抚州市市长质量奖”评审专家、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评审专家和评标专家,江西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

赵建彬

教授,系主任,管理学博士,硕导,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四个一批”青年英才,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郭云

郭云,2015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系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和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徐洪珍

徐洪珍,男,汉族,1976年10月生,江西临川人,中共党员,教授,同济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现任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陕西、湖南、安徽等多省科技评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西省教学团队主要成员,ICIAI2019、ICMLC2019等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软件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等SCI、EI检索40多篇,中文核心2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9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发明专利产业化技术示范项目、江西省重点新产品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多项。通过江西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项目1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抚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主持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获东华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八个一”标兵等称号。指导学生多次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一、二、三等奖、江西省大学生软件服务外包创新创业赛一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并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指导老师。

王光辉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专家

王学刚

王学刚,男,1979年3月生,甘肃靖远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水污染治理技术、微生物湿法冶金、矿山环境修复技术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10余项,发表SCI 论文20 余篇,出版教材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8年入选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先后赴加拿大、智利、美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捷克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培训学习。

贾惠珍

河南许昌人,讲师,东华理工大学在站博士后,2016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在图像处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曾主持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各1项,现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审稿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

汪晓莺

汪晓莺副教授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教研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辩证法,科技哲学。参与国家社科西部项目一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或江西省“战役思政课“教学比赛二等奖,获江西省”思想政治“优质课,获江西省”一线课堂“优质课。汪晓莺,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二级教授。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高校十大“优秀思政课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项。在核心刊物和外文期刊上发表学术和教改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研究生省编教材1部。担任了江西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三届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是江西省研究生精品建设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负责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

侯俊华

教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校级教学名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曾任经管学院经贸系主任。长期从事创业管理、绩效管理和区域经济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4部,主编教材获第三届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西方经济学》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观经济学》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高校育人共享计划课程和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管理经济学》获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经济学基础》获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省级优秀奖、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教学培育团队《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培育团队》负责人。

金雪

金雪:辽宁人,管理学博士。 201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组织与管理。主持江西省社科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分别在《农业技术经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陶琴琴

陶琴琴,博士,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教育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若干项。从事新型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放射性核素吸附分离与污染治理等领域的教研工作。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

夏虹

夏虹,女,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武汉大学会计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具中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资格,长期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教学与研究。

张维

管理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服务管理、PPP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向。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多个,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曾荣获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抚州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梁炯丰

梁炯丰,男,1980年生,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井岗之星)人选、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 人选,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与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土木工程权威刊物《Engineering Structures》、《Composite Structures 》及国内《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工程力学》等25个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组合结构与装配式结构、再生绿色混凝土结构与材料等研究工作

鲁圣鹏

鲁圣鹏,湖北汉川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工程管理系系主任、工程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逆城镇化与农村治理、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并长期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能源评估、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循环经济等方面咨询服务。

陈鑫

陈鑫,讲师,硕士生导师,任职于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系。 研究方向:地下工程注浆理论与技术、人工冻结理论与技术。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土木工程高质量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易萍华

易萍华,男,副教授。从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岩土体力学性能、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加固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梁海安

梁海安副教授,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2005年7月于吉林大学获勘查技术与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工学学士学位及管理学士双学位。2009年于吉林大学获地质工程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7月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及防灾减灾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土石坝、隧道)抗震及易损性分析、粘土岩核废料地下处置库力学特性、边坡及桩基础设计等方向。

杨文瑞

杨文瑞(1986.06-),女,江西南昌人,工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办主任、土木学生党支部书记,兼江西省力学学会理事、钢结构与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抗震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工程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混凝土结构》、《弹性力学》、《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材料应用与结构耐久性。

陈彩芬

陈彩芬,女,1973年生,硕士,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中国学术英语教学委员会会员。主持在研省级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在英语教辅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英语教辅文章60多篇。主编本科教材2部,独著专著1部,合著专著2部,副主编研究生教材1部。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进修、中山大学访学。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英语教学微课比赛一等奖1项,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东华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奖暨“锡源科技园丁奖”1次。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英语竞赛优秀指导老师、东华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何月顺

何月顺 东华理工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批信息化智库专家、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互联网信息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教材4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项目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

昌毅

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工程防灾及结构安全等,长期致力于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工程防灾及结构安全等技术攻关及科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项目;在《Structural Safety》、《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施工技术》等国内外土木工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授权国家专利多项。

梁俊龙

梁俊龙、博士、硕士生导师,东华理工大学讲师,从教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土木工程材料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高校博士课题1项;获省级创业成果奖1项

郭耀萍

郭耀萍,女,1989年5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催化化学、环境修复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环境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授权1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3项

关宝文

姓名:关宝文 最高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 现为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主要从事构造与成矿、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储层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承担《地球科学概论》、《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杭州)》和《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等教学任务。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篇。 研究方向: ·构造与成矿 ·盆地构造演化 ·沉积储层 主持项目: 1.浙江省浙中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婺城区一坡一卡项目》,2023年8月-2024年8月,48.6万元 2.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博格达山中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制约及意义》,2023年1月-2025年12月,3万元 3.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博格达山中生代隆升及其对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铀成矿富集目的层的控制研究》2021年1月 -2022年12月,5万元 4.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博格达山地区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转变研究及地质意义》,2020年1月-2024年12月,10万元 5.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横向项目《南堡5号构造深层沙河街组储层预测及岩性圈闭识别与目标评价》,2017年1月-2019年12月,205万元

何剑锋

何剑锋,男,汉族,1977年10月生,江西婺源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智能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分会高级会员。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 30余篇,中文核心/CSCD 40余篇,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论文被引用8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3项,新型实用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科研课题16项,参与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环保部科技专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江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1项,江西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5项,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与省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8项。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2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2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个人)奖1项,国防科技成果鉴定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第1完成人),江西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第1完成人),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多媒体课件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江西省优秀多媒体课件奖一等奖和最佳技术实现奖各1项(第2完成人);指导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设计大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30余项,2014年、2018年获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2018获东华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奖”暨“锡源科技园丁奖”;2012年获“八个一”标兵荣誉称号,5次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获东华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张露萍

博士, 副教授。 202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五年在Knowledge-Based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Neurocomputing、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等计算机科学领域权威的国际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12 篇,其中 SCI 收录 8 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6 篇),EI 收录 1 篇、中文核心2篇、ESCI收录1篇。

张军

张军,男,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2018ISCIPT组委会专家成员,江西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水平教学团队成员,江西省人工智能协会会员。《计算机学报》和SCI期刊《Supercomputing》、《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IEEE Access》、《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等审稿专家。 近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CCF A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英文版)、《Cluster Computing》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包含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0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东华理工大学“模范教师”、东华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奖”暨“锡源科技园丁奖”、东华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东华理工大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技竞赛奖励140余项。

夏晨曦

研究方向 1993-1997,.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工业企业管理工程,双学士 1997-2000,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硕士,研究方向:并行计算 2000-2001,北京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 ●2002-2005,. 上海晨信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2005- 2008,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08-2011,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情报学. ●2011-2019, 华中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医学人工智能2019至今,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主讲课程: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机器学习,高级软件工程

王振

赵素芬

赵素芬,女,1973年2月生,硕士学位,副教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师、江西省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成员。 主要教育经历: 1997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选矿本科专业;2000年9月-2003年7月,在武汉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工作经历: 1997年7月-2000年9月,湖北三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7月- ,东华理工大学任教。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教材多部。

许志文

许志文,男,硕士,副教授,学院党委书记。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项,参加省级以上课题6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编写教材一部,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1项、校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2008年到美国湖宾学院访学3个月。 讲授了《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教学评价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和全省一等奖5项、二等10余项、三奖余项,并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指导老师。多年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坚持并擅于思政教育,关心关爱学生,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

郭巧玲

郭巧玲,女,博士(后),东华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与经济。

刘丽忠

刘丽忠,男,2018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理学博士,环境工程工学硕士,土木水利(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饮用水消毒技术、供水管网水质安全、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及抗性基因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讲本科课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流体力学》和研究生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指导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2名,指导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4名。目前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青年项目、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东华理工大学教改项目、东华理工大学实验技术开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3项,指导江西省研究生省级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项,指导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10余项。在《Chemosphere》、《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篇。

高柏

东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西省重大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在矿山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与治理、地热温泉深度开发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和实用专利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

付海莲

付海莲,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团队”成员。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主持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市厅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各2项。

韦红钢

韦红钢 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及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与出版教材各一部。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李立尧

李立尧,博士(后),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函评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企业委托课题、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篇,授权国家专利4项。2023年获第十次抚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从事矿床水文地质、沉积地质、三维地质建模等领域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煤矿水害防治、砂岩型铀矿含矿含水层非均质、砂岩型铀矿层三维地质建模、废弃矿山的开发与利用。

郭威

理学博士,现任职于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6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所,博士,参与 国基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氨基酸碳氮同位素组成对营养状况和初级生产力的响应,正在执行、主持。

秦欢欢

秦欢欢,男,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教育经历: (1) 2008-09 至 2014-07, 北京大学, 力学(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 理学博士 (2) 2005-09 至 2008-07, 北京大学, 经济学, 经济学学士 (3) 2004-09 至 2008-07, 北京大学, 工程结构分析, 工学学士 博士后工作经历: (1) 2014-07 至 2016-06, 北京大学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 2020-12 至 今, 东华理工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教授 (2) 2016-06 至 2020-12, 东华理工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讲师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1807179, 原位植菌生物地浸采铀过程中溶质迁移研究, 2019-01-01 至 2021-12-31, 23万元, 结题, 主持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其他科研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除外): (1)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防项目-核能开发项目, 科工二司[2016]1295, 砂岩型铀矿原位植菌地浸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7-01 至 2020-12, 1074万元, 结题, 参与 (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自然科学类(国防项目), 无, 北山预选区重点地段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深部地下水成因研究, 2018-01 至 2020-06, 210万元, 结题, 参与 (3) 江西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科技“三援”专项, 赣科发计字[2017]63号,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拉萨河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与技术示范, 2017-01 至 2018-12, 15万元, 结题, 参与